100%

附二 国朝著述诸家姓名略

读书欲知门径,必须有师。师不易得,莫如即以国朝著述诸名家为师。大抵征实之学,今胜于古。经史小学,天算地舆,金石校勘之属皆然。理学、经济、词章,虽不能过古人,然考辨最明确,说最详,法最备,仍须读今人书,方可执以为学古之权衡耳。即前代经史子集,苟其书流传自古,确有实用者,国朝必为表章疏释,精校重刻。凡诸先正未言及者,百年来无校刊精本者,皆其书有可议者也。知国朝人学术之流别,便知历代学术之流别,胸有绳尺,自不为野言谬说所误,其为良师,不已多乎!

所录诸家,其自著者及所称引者,皆可依据,词章诸家,皆雅正可学。书有诸家序跋,其书必善,牵连钩考,其益无方。

诸家著书,或一两种,或数十种,间有无传书者,皆有论说,见他人书中。

行县时,屡有诸生求为整饬乡塾,选择良师。反覆思之,无从措手。今忽思得其法,录为此编,虽不能尽,大略在焉。凡卷中诸家,即为诸生择得无数之良师也。果能循途探讨,笃信深思,虽僻处深居,不患冥行矣。多举别号,欲人易知,有谥者称谥,生存人不录。

此编所录诸家外,其余学术不专一门,而博洽有文,其集中间及考论经史,陈说政事者,不可枚举。然此录诸家著述中,必见其名,自可因缘而知之。

范补:光绪以来著述家,半犹生存,即补其书入各卷,著其名矣,此不复一一举列。

姓名略不能悉数,举其著者。空言臆说不录,一门数人者类叙。由小学入经学者,其经学可信;由经学入史学者,其史学可信;由经学史学入理学者,其理学可信;以经学史学兼词章者,其词章有用;以经学史学兼经济者,其经济成就远大。

经学家

顾炎武 亭林,昆山。 张尔岐 稷若,济阳。

陈启源 长发,吴江。 马 骕 宛斯,邹平。

王尔膂 止庵,掖县。 毛奇龄 大可,萧山。

朱彝尊 竹垞,秀水。 胡 渭 朏明,德清。

阎若璩 百诗,太原。 徐 善 敬可,秀水。

臧 琳 玉林,武进。 臧镛堂 在东,琳玄孙。

臧礼堂 和贵,镛堂弟。 惠士奇 天牧,吴县。

惠 栋 定宇,士奇子。 诸 锦 襄七,秀水。

汪师韩 韩门,钱塘。 杭世骏 大宗,仁和。

齐召南 次风,天台。 秦惠田 谥文恭,金匮。

庄存与 方耕,阳湖。 庄述祖 葆琛,存与弟子。

庄绶甲 卿珊,存与孙。 褚寅亮 搢升,长洲。

卢文弨 抱经,余姚。 江 声 艮庭,吴县。

余萧客 古农,吴县。 翁方纲 覃溪,大兴。

王鸣盛 西庄,嘉定。 朱 筠 竹君,大兴。

纪 昀 谥文达,献县。 王 昶 兰泉,青浦。

范家相 蘅洲,会稽。 翟 灏 晴江,仁和。

钱大昕 竹汀,嘉定。 钱大昭 可庐,大昕弟。

钱 塘 学渊,大昕兄子。 钱 坫 献之,塘弟。

周 春 松霭,海宁。 盛百二 柚堂,秀水。

毕 沅 秋帆,镇洋。 孙志祖 颐谷,仁和。

任大椿 幼植,兴化。 孔继涵 葓谷,曲阜。

孔广森 巽轩,曲阜。 孔广林 丛伯,广森弟。

邵晋涵 二云,余姚。 金 榜 辅之,歙县。

戴 震 东原,休宁。 段玉裁 懋堂,金坛。

程瑶田 易畴,歙县。 胡匡衷 朴斋,绩溪。

胡培翚 竹村,匡衷孙。 胡秉虔 春乔,绩溪。

胡承珙 墨庄,泾县。 周炳中 烛斋,溧阳。

刘台拱 端临,宝应。 王念孙 石臞,高邮。

王引之 谥文简,念孙子。 洪 榜 初堂,歙县。

洪 梧 桐生,榜弟。 金曰追 璞园,嘉定。

汪 中 容甫,江都。 汪喜孙 孟慈,中子。

宋绵初 守端,高邮。 李 惇 孝臣,高邮。

武 亿 虚谷,偃师。 丁 杰 小雅,归安。

顾九苞 文子,兴化。 周广业 耕崖,海宁。

汪 龙 蛰泉,歙县。 汪 莱 孝婴,歙县。

程际盛 焕若,长洲。 许鸿磐 渐逵,济宁。

许 珩 楚生,仪征。 孙星衍 渊如,阳湖。

梁玉绳 曜北,钱塘。 梁履绳 处素,玉绳弟。

阮 元 谥文达,仪征。 桂 馥 未谷,曲阜。

洪亮吉 稚存,阳湖。 凌廷堪 次仲,歙县。

李赓芸 鄦斋,高邮。 钟 褱 茝崖,甘泉。

赵曦明 敬夫,江阴。 严可均 铁桥,乌程。

马瑞辰 □□,桐城。 王聘珍 实斋,南城。

毕以珣 九水,文登。 姚文田 谥文僖,归安。

郝懿行 兰皋,栖霞。 张惠言 皋文,武进。

陈寿祺 恭甫,侯官。 陈乔枞 朴园,寿祺子。

张 澍 介侯,武威。 朱[ 王存] 兰坡,歙县。

周用锡 晋园,平湖。 焦 循 里堂,甘泉。

李钟泗 滨石,□□。毋笺:甘泉。 马宗梿 鲁陈,桐城。

朱 彬 武曹,宝应。 江 藩 郑堂,甘泉。

李贻德 次白,嘉兴。 崔应榴 秋谷,海盐。

刘玉麐 又徐,宝应。 刘宝楠 楚桢,宝应。

刘文淇 孟瞻,仪征。 刘敏崧 伯山,文淇子。

刘逢禄 申受,阳湖。 宋翔凤 于庭,长洲。

沈钦韩 文起,吴县。 柳兴宗 宾叔,丹徒。

许桂林 月南,海州。 赵 坦 宽夫,仁和。

洪颐煊 筠轩,临海。 洪震煊 棪堂,颐煊弟。

凌 曙 晓楼,江都。 凌 堃 厚堂,乌程。

胡世琦 玉樵,泾县。 俞正燮 理初,黟县。

臧寿恭 梅溪,长兴。 刘履恂 □□,宝应。

金 鹗 秋史,临海。 周中孚 信之,乌程。

宋世荦 觕山,临海。 李 锐 尚之,元和。

徐养原 饴庵,德清。 沈梦兰 谷春,归安。

方观旭 □□,桐城。 李黼平 子黼,嘉应。

李富孙 香子,嘉兴。 冯登府 柳东,嘉兴。

龚自珍 定庵,仁和。 陈 奂 硕甫,长洲。

薛传均 子韵,甘泉。 张宗泰 登封,甘泉。

姚配中 仲虞,旌德。 包世荣 季櫰,泾县。

徐 卓 荦生,休宁。 张 穆 石舟,平定。

汪家禧 选楼,仁和。 侯 康 君谟,番禺。

林伯桐 月亭,番禺。 丁传经 □□,归安。

陈 瑑 小莲,嘉定。 以国翰 竹吾,历城。

周学濂 元绪,乌程。 魏 源 默深,邵阳。

郑 珍 子尹,遵义。 朱右曾 亮甫,嘉定。

陈 立 卓人,句容。 邹汉勋 叔勣,新化。

毋笺:

孙诒让 仲容,瑞安。 王先谦 益吾,长沙。

皮锡瑞 鹿门,善化。 康有为 长素,南海。

洪良品 右臣,黄冈。 黄以周 元同,定海。

陈 澧 兰甫,番禺。 俞 樾 曲园,德清。

章炳麟 太炎,余杭。 王闿运 壬秋,湘潭。

廖 平 井研,

右汉学专门经学家

诸家皆笃守汉人家法,实事求是,义据通深者。

黄宗羲 梨洲,余姚。 黄宗炎 晦木,宗羲弟。

王夫之 船山,衡阳。 钱澄之 饮光,桐城。

朱鹤龄 长孺,吴江。 万斯大 充宗,鄞县。

万斯同 季野,斯大弟。 万 经 九沙,斯大子。

徐乾学 健庵,昆山。 陆元辅 翼王,嘉定。

徐嘉炎 胜力,秀水。 惠周惕 元龙,吴县。

黄叔琳 昆圃,大兴。 陈景云 少章,吴江。

张尚瑗 损持,吴江。 方 苞 望溪,桐城。

陈厚耀 泗源,泰州。 吴廷华 中林,钱塘。

盛世佐 庸三,秀水。 胡 煦 谥文良,光山。

王懋竑 白田,宝应。 陆奎勋 陆堂,平湖。

顾栋高 震沧,无锡。 陈祖范 亦韩,常熟。

蔡德晋 仁锡,无锡。 任启运 钓台,宜兴。

江 永 慎修,婺源。 江 绂 双池,婺源。

王 坦 吉途,通州。 沈 彤 果堂,吴江。

全祖望 谢山,鄞县。 徐文靖 位山,当涂。

程廷祚 绵庄,上元。 金文淳 质甫,钱塘。

车 文 彬若,太康。 程 恂 慄也,休宁。

吴 鼐 岱岩,金匮。 吴 鼎 尊彝,鼐弟。

赵 佑 鹿泉,仁和。 顾 镇 古湫,常熟。

姚培谦 平山,华亭。 张聪咸 阮林,桐城。

姚 鼐 姬传,范弟子。 崔 述 东壁,大名。

徐 璈 六襄,桐城。 丁履恒 道久,武进。

许宗彦 周生,德清。 雷学淇 介庵,通州。

钱仪吉 衎石,嘉兴。 黄式三 薇香,定海。

右汉宋兼采经学家

诸家皆博综众说,确有心得者。

史学家

诸家皆考辨纂述者,其文章议论者不及。

黄宗羲 严 衍 永思,嘉定。

李 清 映碧,兴化。 顾炎武

顾祖禹 景范,无锡。 黄 仪 子鸿,常熟。

万斯同 万 经

谷应泰 赓虞,丰润。 马 骕

毛奇龄 朱彝尊

吴任臣 志伊,仁和。 邵远平 吕璜,仁和。

杨 椿 农先,武进。 陈景云

陈黄中 和叔,景云子。 王 峻 艮斋,常熟。

姚之骃 鲁斯,钱塘。 杭世骏

齐召南 厉 鹗 樊榭,钱塘。

惠 栋 沈炳震 东甫,归安。

王延年 介眉,钱塘。 牛运震 空山,滋阳。

全祖望 王文清 九溪,宁乡。

汪 沆 西颢,钱塘。 张 庚 瓜田,秀水。

王元启 惺斋,钱塘。 王鸣盛

钱大昕 钱大昭

钱 塘 钱 坫

钱东垣 既勤,大昕弟子。 钱 侗 同人,同上。

赵一清 东潜,仁和。 周嘉猷 两塍,钱塘。

彭元瑞 谥文勤,南昌。 毕 沅

谢启昆 蕴山,南康。 陆锡熊 耳山,上海。

赵 翼 瓯北,阳湖。 严长明 道甫,江宁。

严 观 子进,长明子。 孙志祖

邵晋涵 吴兰庭 胥石,归安。

张敦仁 古愚,阳城。 汪 中

祁韵士 鹤皋,寿阳。 周广业

梁玉绳 朱 彭 青湖,钱塘。

洪亮吉 洪饴孙 祐甫,亮吉子。

洪齮孙 子龄,同上。 凌廷堪

章宗源 逢之,会稽。 章学诚 实斋,会稽。

刘凤诰 金门,萍乡。 张 澍

徐 松 星伯,大兴。 李贻德

陈 鹤 稽亭,长洲。 赵绍祖 琴士,泾县。

李兆洛 申耆,阳湖。 程恩泽 春海,歙县。

钱 林 东生,钱塘。 沈钦韩

包世臣 慎伯,泾县。 杨 津

张宗泰 朱 鸿 筠麓,秀水。

周 济 保绪,荆溪。 俞正燮

吴卓信 顼儒,昭文。 雷学淇

龚自珍 狄子奇 叔颖,溧阳。

六 严 德只,江阴。 六承如 赓九,江阴。

梁廷柟 章甫,顺德。 叶维庚 两垞,秀水。

张 穆 侯 康

钱仪吉 魏 源

何秋涛 愿船,光泽。

毋笺:

周寿昌 应甫,长沙。 王先谦

杨守敬 惺吾,宜都。 梁启超 任公,新会。

王国维 静安,海宁。 夏 燮 当涂。

丁 谦 益甫,仁和。 姚振宗 海槎,山阴。

柯绍忞 凤荪,胶县。

地理为史学要领,国朝史家皆精于此,顾祖禹、胡渭、齐召南、戴震、洪亮吉、徐松、李兆洛、张穆,尤为专门名家。

理学家

举其有实际而论定者。所举诸家,其书皆平实可行,不涉迂陋微眇。

诸家虽非经史专门,亦皆博通今古,无浅陋者。

孙奇逢 夏峰,容城。 魏象枢 谥敏果,蔚州。

汤 斌 谥文正,睢州。

右陆王兼程朱之学

陆世仪 桴亭,太仓。 张履祥 杨园,桐乡。

应撝谦 潜斋,仁和。 魏裔介 谥文毅,柏乡。

陆陇其 谥清献,平湖。 李光地 谥文贞,安溪。

张伯行 谥清恪,仪封。 杨名时 谥文定,江阴。

朱 轼 谥文端,高安。 蔡世远 谥文勤,漳浦。

陈宏谋 谥文恭,临桂。

右程朱之学

李中孚 二曲,盩厔。 李 绂 穆堂,临川。

右陆王之学

颜 元 习斋,博野。 李 塨 刚主,蠡县。

王 源 昆绳,大兴。

三人别为宗派。

罗有高 台山,瑞金。 汪 缙 大绅,吴县。

彭绍升 尺木,长洲。

三人皆理学而兼通释典,此为国朝理学别派。

经学史学兼理学家

黄宗羲 顾炎武

方 苞 方于史学不尚考据,而极究心经济。

全祖望 姚 鼐

小学家

国朝经学家,皆通小学,举其尤深者。说文严、段、钮为最,

音韵顾、江永为最,训诂郝、王引之为最。

顾炎武 张 弨 力臣,山阳。

吴玉搢 山夫,山阳。 潘 耒 次耕,吴江。

臧 琳 臧镛堂

黄 生 扶孟,歙县。 江 永

刘 淇 武仲,济宁。 谢 墉 金圃,嘉善。

江 声 江 沅 子兰,声孙。

朱 筠 翟 灏

钱大昕 钱 坫

钱 绎 小庐,大昕弟子。 钱 侗

毕 沅 谢启昆

任大椿 任兆麟 心斋,兴化。

邵晋涵 戴 震

宋 鉴 半塘,安邑。 吴颖芳 西林,仁和。

段玉裁 朱文藻 朗斋,仁和。

胡秉虔 庄 炘 虚庵,阳湖。

王念孙 王引之

洪 榜 洪 梧

李 威 畏吾,龙溪。 程际盛

叶 敬 去病,诸暨。 孙星衍

阮 元 桂 馥

洪亮吉 严可均

钮树玉 匪石,吴县。 魏茂林 笛生,龙岩。

顾凤毛 超宗,兴化。 程 敦 彝斋,歙县。

姚文田 郝懿行

胡世琦 薛传均

戚学标 鹤泉,德清。 王 煦 汾泉,上虞。

胡 重 菊圃,秀水。 胡祥麟 仁圃,秀水。

严元照 九能,归安。 朱骏声 丰芑,元和。

钱 馥 广伯,海宁。 陈 瑑

沈道宽 栗仲,鄞县。 王 筠 菉友,安邱。

苗 夔 仙麓,肃宁。 郑 珍

许 瀚 印林,日照。

文选学家

国朝汉学、小学、骈文家皆深选学,此举其有论著校勘者。

钱陆灿 圆沙,常熟。 潘 耒

何 焯 义门,长洲。 陈景云

余萧客 汪师韩

严长明 孙志祖

叶树藩 涵峰,长洲。 彭兆荪 甘亭,镇洋。

张云璈 仲雅,钱塘。 张惠言

陈寿祺 朱[ 王存]

薛传均

算学家

畴人传、续畴人传未及者,补录于后。五十年来为此学者甚多,此举其著述最显著者。梅文鼎、罗、李善兰为最。

杨光先 长公,歙县。 潘圣樟 力田,吴江。

潘 耒 □□,圣樟弟。 胡 亶 励斋,仁和。

李长茂 徐 发 圃臣,嘉兴。

阎若璩 张雍敬 简斋,秀水。

沈超远 □□,钱塘。 惠士奇

陈 訏 言扬,海宁。 陈世仁 元之,海宁。

顾长发 君源,江苏。 屠文漪 莼洲,松江。

许伯政 惠棠,巴陵。 王元启

李 惇 吴 烺 棪亭,全椒。

褚寅亮 龚 沦 长蘅,长洲。以上前传。

孔广森 范景福 介兹,钱塘。

钱 侗 李 潢 云门,钟祥。

程瑶田 谈 泰 阶平,上元。

吴兰修 石华,嘉应。 张敦仁

姚文田 施彦士 朴斋,崇明。

戴敦元 谥简恪,开化。 陈 潮 东之,泰兴。以上续传。

万光泰 柘坡,秀水。 沈钦裴 □□,吴县。

顾广圻 千里,元和。 戴 煦 谔士,钱塘。

纪大奎 慎斋,临川。 陈 瑑

张豸冠 神羊,海宁。 杨宝臣 骧云,福建。

右中法

薛凤祚 仪甫,淄川。 游 艺 子六,建宁。

揭 暄 子宣,广昌。 杜知耕 伯瞿,柘城。

李子金 隐山,柘城。 李光地

李鼎征 安卿,光地弟。 李光坡 耜卿,光地弟。

李钟伦 世德,光地子。 孔兴泰 林宗,睢州。

袁士龙 惠子,仁和。 年希尧 允恭,广宁。

陈万策 对初,晋江。 江 永

盛百二 厉之锷 宝卿,钱塘。以上前传。

凌廷堪 汪 莱

徐朝俊 恕堂,华亭。 张作楠 丹村,金华。以上续传。

董化星 □□,常州。 齐彦槐 梅麓,婺源。

江临泰 □□,全椒。

右西法

王锡阐 寅旭,吴江。 方中通 位伯,桐城。

黄宗羲 黄百家 主一,宗羲子。

梅文鼎 定九,宣城。 梅文鼐 和仲,文鼎弟。

梅文鼏 尔素,文鼎弟。 梅以燕 正谋,文鼐子。

梅瑴成 谥文穆,文鼎孙。 梅 鈖 敬名,文鼎曾孙。

梅 钫 导和,鈖弟。 秦文渊

毛乾乾 心易,南康。 谢廷逸 野臣,上元。

刘湘煃 允恭,江夏。 杨作枚 学山,无锡。

陈厚耀 庄亨阳 复斋,南靖。

邵昂霄 丽寰,余姚。 余 熙 晋斋,桐城。

顾 琮 用方,满洲。 何国宗 翰如,大兴。

丁维烈 □□,长洲。 张永祚 景韶,钱塘。

戴 震 屈曾发 省园,常熟。以上前传。

明安图 静庵,蒙古。 明 新 □□,安图子。

陈际新 舜五,宛平。 张 肱 良亭,宝应。

博 启 绘亭,满洲。 许如兰 芳谷,全椒。

陈懋龄 勉甫,上元。 钱大昕

李 锐 黎应南 见山,顺德。

梅 冲 抱村,瑴成孙。 焦 循

焦廷琥 虎玉,循子。 杨大壮 竹庐,江都。

许桂林 周治平 □□,临海。

董祐诚 张成孙 彦惟,阳湖。

谢家禾 谷堂,钱塘。以上续传。

沈大成 学子,金山。 阮 元

许宗彦 安清翘

项名达 梅侣,钱塘。 刘 衡 廉舫,南丰。

罗士琳 茗香,甘泉。 俞正燮

徐有壬 谥庄愍,乌程。 夏鸾翔 紫笙,钱塘。

冯桂芬 敬亭,吴县。 邹伯奇 特夫,南海。

周 澄 志甫,绩溪。 李锡蕃 晋初,长沙。

李善兰 壬叔,海宁。

右兼用中西法

此编生存人不录。李善兰乃生存者,以天算为绝学,故录一人。

校勘之学家

诸家校刻书,并是善本,是正文字,皆可依据,戴、卢、丁、顾为最。

何 焯 惠 栋

卢见曾 雅雨,德州。 全祖望

沈炳震 沈廷芳 椒园,仁和。

谢 墉 姚 范 姜坞,桐城。

卢文弨 钱大昕

钱东垣 彭元瑞

李文藻 南涧,益都。 周永年 书仓,历城。

戴 震 王念孙

张敦仁 丁 杰

赵怀玉 味辛,阳湖。 鲍廷博 以文,歙县。

黄丕烈 荛圃,吴县。 孙星衍

秦恩复 敦夫,江都。 阮 元

顾广圻 袁廷檮 寿阶,吴县。

吴 骞 兔床,海宁。 陈 鱣 仲鱼,海宁。

钱泰吉 警石,嘉兴。 曾 钊 冕士,南海。

汪远孙 小米,仁和。

毋笺:

张文虎 孟彪,南汇。

金石学家

黄宗羲 顾炎武

吴玉搢 朱彝尊

顾蔼吉 南原,长洲。 全祖望

金 农 冬心,钱塘。 翁方纲

王 昶 钱大昕

钱大昭 钱 侗

江德量 秋史,仪征。 毕 沅

严 观 朱文藻

武 亿 黄 易 小松,钱塘。

赵 魏 晋斋,仁和。 吴东发 侃叔,海盐。

王 复 孙星衍

阮 元 邢 澍 雨民,阶州。

王芑孙 惕甫,太仓。 严可均

郭 麐 频伽,吴江。 朱 枫 近漪,钱塘。

赵 曾 北岚,莱阳。 程 敦

瞿中溶 木夫,嘉定。 朱为弼 茮堂,平湖。

何元锡 梦华,钱塘。 张 澍

刘宝楠 赵绍祖

洪颐煊 张廷济 叔未,嘉兴。

李富孙 吴荣光 荷屋,南海。

黄本骥 虎痴,宁乡。 沈 涛 西雝,嘉兴。

刘喜海 燕庭,诸诚。 冯登府

张燕昌 芑堂,海盐。 莫友芝 子偲,独山。

毋笺:

吴大澂 清卿,吴县。

王懿荣 正儒,福山。

罗振玉 ,上虞。

古文家

侯方域 朝宗,商邱。 魏 禧 叔子,宁都。

贺贻孙 子翼,永新。 计 东 甫草,吴江。

施闰章 愚山,宣城。 汪 琬 钝翁,长洲。

朱彝尊 潘 耒

冯 景 山公,钱塘。 陶元淳 紫笥,常熟。

姜宸英 西溟,慈溪。 蓝鼎元 鹿洲,漳浦。

李 绂 袁 枚 简斋,钱塘。

彭绍升 朱仕琇 梅崖,建宁。

汪 缙 罗有高

鲁九皋 絜非,新城。 蒋湘南 子潇,固始。

包世臣 龚自珍

鲁一同 同甫,山阳。 曾国藩 谥文正,湘乡。

魏 源

右不立宗派古文家

方 苞 刘大櫆 海峰,桐城。

姚 鼐 陈用光 石士,新城。

刘 开 孟涂,桐城。 姚 莹 石甫,桐城。

方东树 植之,桐城。 吴德旋 仲伦,宜兴。

吕 璜 月沧,永福。 梅曾亮 伯言,上元。

管 同 异之,上元。 吴嘉宾 子序,南丰。

朱 琦 伯韩,临桂。 戴钧衡 存庄,桐城。

右桐城派古文家

恽 敬 子居,阳湖。 张惠言

陆继辂 祁孙,阳湖。 董士锡 晋卿,阳湖。

李兆洛

右阳湖派古文家

骈体文家

国朝工此体者甚多,兹约举体格高而尤著者,胡天游、邵、汪、洪为最。

毛奇龄 胡天游 稚威,山阴。

胡 浚 竹岩,仁和。 邵齐焘 荀慈,昭文。

王太岳 芥子,定兴。 刘星炜 圃三,武进。

朱 珪 谥文正,大兴。 孔广森

杨芳灿 蓉裳,金匮。 汪 中

曾 燠 宾谷,南城。 孙星衍

阮 元 洪亮吉

凌廷堪 彭兆荪

吴 鼒 山尊,全椒。 刘嗣绾 芙初,阳湖。

董祐诚 谭 莹 玉笙,南海。

诸家流别不一,有汉魏体,有晋宋体,有齐梁至初唐体,然亦间有出入,不复分列。至中晚唐体,北宋体,各有独至之处,特诸家无宗尚之者。彭元瑞恩余堂经进稿用宋法,今人示朴斋骈文用唐法。

范补:示朴斋骈文,归安钱振伦撰。

诗家

国朝以诗名者,不啻千家,兹约举康熙以前名家数人,皆各具一格,有独到无习气者。其余触目览涉,以知风会可矣。载不胜载,止可从约。

吴伟业 梅村,太仓。 冯 班 定远,常熟。

王士祯 阮亭,新城。 施闰章

毛奇龄 朱彝尊

赵执信 秋谷,益都。 查慎行 初白,海宁。

词家

与诗家同例,惟下及道咸间人。

曹贞吉 升六,安邱。 陈维崧 其年,宜兴。

朱彝尊 顾贞观 梁汾,无锡。

纳兰性德 容若,满洲。 厉 鹗

郭 麐 张惠言

周之琦 稚珪,祥符。 姚 燮 梅伯,镇海。

承 龄 子久,满洲。 边浴礼 袖石,任邱。

经济家

经济之道,不必尽由学问,然士人致力,舍书无由。兹举其博通切实者。

士人博极群书,而无用于世,读书何为,故以此一家终焉。

黄宗羲 顾炎武

顾祖禹 魏 禧

唐 甄 铸万,达县。 陈 潢 天一,秀水。

郑元庆 芷畦,归安。 秦蕙田

蓝鼎元 方 苞

储大文 六雅,宜兴。 印光任 黻昌,宝山。

陈伦炯 资斋,同安。 陆 燿 朗夫,吴江。

檀 萃 默斋,望江。 龚景瀚 海峰,闽县。

恽 敬 严如熤 乐园,溆浦。

徐 松 姚 莹

包世臣 俞正燮

龚自珍 施彦士

魏 源

右经济家,皆举著述者。此外名臣,若熊文端赐履、汤文正斌、魏文毅裔介、魏敏果象枢、李文贞光地、于清端成龙、陆清献陇其、靳文襄辅、张清恪伯行、陈恪勤鹏年、赵恭毅申乔、孙文定嘉淦、李侍郎绂、陈文恭宏谋、朱文端轼、鄂文端尔泰、舒文襄赫德、方恪敏观承、刘文正统勋、阿文成桂、松文清筠、傅提刑鼐、陶文毅澍、林文忠则徐、胡文忠林翼、曾文正国藩,诸家皆经济显著者。严、龚皆有政绩,其奏议公牍,即是著述。或在本集,或在切问斋文钞及经世文编中,或自有专书,寻览考求,尤为切实。不惟读其书,并当师其人耳。

跋(范希曾)

张氏《书目答问》,出缪筱珊先生手,见艺风堂自订年谱。湘潭叶氏称其书损益刘、班,自成著作。书成以来,翻印重雕,不下数十余次,承学之士,视为津筏,几于家置一编。顾其书成于光绪二年,原刻本签题云光绪二年写定。后此五十年间,新著新雕,未及收入,亦时有小小讹失。

某案头初置此书一部,辄就知见,随手以朱笔补注眉上,积久上下眉无隙地,更置一部注之,如是者两三部,窃自比于《桥西杂记》所载邵位西标简明目故事。乙卯闲居,遂取数部审择移录,合为一帙,成补正五卷。原文一以原刻为据,间以原刻后印刳补本参校注明之。其重刻增易处,不出原著人意,异同悉不著。此区区者,亦积年爬罗而仅成之。凡所采获,大抵邵、莫诸家目所未及详也。

近五十年来,海内著述成书者亦夥已,雅俗高下大别,不可尽入于此,约而存之。其间进退取舍,皆断自私臆,惧有未允,获戾当世。念一人识虑难周,辄弗敢自信,写成扃箧衍数岁矣。比呈视劬堂师,谓有功学者,宜亟刊行,私用差壮,爰属赞虞兄为选一卷先布之,是其全稿容印为单行本云。

十八年己巳莫秋,耒研氏识于盋山陶风楼。此系国学图书馆第二年刊所载史部补正跋。

范君墓志铭(王焕镳)

民国十九年七月十日范君卒,其兄冠东以状走京师,告余曰:弟之殉也,以铭文属子,子毋辞。乌呼!余交君笃且久,敢不诺而铭之。

君讳希曾,字耒研,号稚露,淮阴人。幼孤力学,落落自将,为文渊懿渟畜,以桐城方姚为则。长游江南,受业丹徒柳师,益闻前世魁儒长者之绪,奋然欲与之并,不肯同众人黦黮腐朽,而用心于目录校雠之学尤勤,细而一字一句,大而古今载籍之浩瀚,手猎目耕,旁参曲证,摘讹而补罅,疑释而趣张。尝慨夫二千年来公私著录书目,多判焉不相蒙袭,欲撰历代经籍志以观其会通,又欲举所创获著为校雠新论,诏示来学,自以上承中垒,有序有本,与夫破碎猥屑者不同。盖君之志可见者如此,使永其年,以充其好,其进也可最哉,惜乎年三十一而遂止也!君书成者,《书目答问补正》五卷,《南献遗征笺》一卷,《评清史稿艺文志》一卷,《天问校语》一卷。柳师长国学图书馆,招君编纂,三年成目录如干卷。

君既委己于学,又体羸善病,平居凝然务绝于俗,吹笙弹筝,朋游燕饮之会,终岁不一往,利害得失显晦之端,未尝以措意。斗室之内,超焉遐思,究极要眇,以为天下之至乐在是矣。于世不翕翕为容,亦不露圭角以自峻,众皆推其沈默,然遇良朋辨是非雅俗,汩汩不可穷,其古之狂狷者流耶!

君毕业南京高等师范,曾祖裕源,祖冕,父逵仪,皆清诸生,以文行著。配萧氏,樾乡同里右族。无子,以兄子祥后。将于其卒之年 月 日葬 所之原。铭曰:

信于人,屈于天,君勿戚,往有然。充其内,勇以坚,世所趋,怯不前。与古为徒匪今贤,吾铭其墓慰重泉,茫茫万祀永保旃。

挽耒研先生(赵曾俦)

五世知名推范氏,集解谷梁有武子。属辞比事善于经,寂寞千载无人理。

河东家法著丹徒,宾叔荣宗二难起。指陈大义述微言,晚有大师济其美。

君家本出武子孙,受学今复承斯轨。校雠专业发多方,振孙公武平生拟。

盱衡近世订艺文,斐然撰叙隆法揆。不为忧思废苦辛,欲以密察回衰靡。

有书不教刘向成,无命竟作颜回死。有友堪为布稿编,有师还为著铭诔。

没世修名可慰君,何必延年著金紫。我行江介始相逢,见君师友跫然喜。

深谈尚论共兴嗟,各发所怀弹鄙俚。吾夏文史异他邦,远溯万年犹未已。

欲考九头证五龙,试解一足明三豕。用夷哗俗尽支离,疑古惑经空吊诡。

君一闻之击节摧,酌酒多欣辄移晷。何期一别遂长眠,屈指为时二月耳。

岂惟吾曹伤挚朋,亦为中邦悲国士。吊君更怅阻关山,且赞璘彬俟青史。

挽范耒研(柳诒征)

南雍三范叔尤贤,犀照中涵迈老先。袁浦早研丁部目,郑堂名重献征笺。

温温雅性期千古,草草驹光止卅年。病骨车尘犹在眼,何期匝月隔人天。

重印《书目答问补正》序(柴德赓)

张之洞所撰《书目答问》初刊于光绪二年(一八七六),与《輶轩语》为姊妹书。《輶轩语》专讲治学方法,亦有可取,但讲举业部分,时代一过,根本没有什么用处了。《书目答问》则为广大读者所欢迎,重印再刻,流传极广。这部书虽然已经历了八九十年,至今还有参考价值。

《书目答问》略例说明:“此书为告生童面设,非是著述。”这是谦词,也是事实。张之洞同治十三年(一八七四)就任四川[ 学政时,批评生童不知读书。所谓读书,是指经史之学,词章考据之学。生童问他应该读哪些书?这些书又往哪里去找?他就做这部《书目答问》,一下就举了二千二百种左右的书。他还说:“诸生当知其少,勿骇其多。”这是一部指示治学门径的书,目的很明确。

此书分类方法大致依《四库全书》,分经史子集四大部,每部之中又分为若干类。类的分合,不完全依照《四库》,尤其子部的变动较大。每一类中的书籍,以时代先后为次序,其中又分小类,但不另立名目,只在这一类的末一部书下加一“╚”号,以资识别,实际起了分类的作用。每一部书名下,注明作者姓名、版本出处、卷数异同;择其尤为重要的书,加些简单按语,像郝懿行《尔雅义疏》下注云“郝胜于邵”,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》下注云“甚便初学”,李兆洛《历代纪元编》、《地理志韵编》下注云“此书最便”等,这都是指示读书门径。

此书收录多为重要书籍,都是经过考虑,实是求是,并不炫奇示博,以多为胜;又不追求宋元版本,嗜古好僻。所收版本以当时习见的为主,或单行本,或丛书本,取其不缺少误,可资参考。有此书目,读者可以按图索骥,左右逢源。最后附载清代著述家姓名略,分类列举著名学者的姓名籍贯。这虽是当时的选择标准,未必完全妥当,但是从中可以窥见清代学术的大概,也是有益的事情。由此看来,这是一部比较有断制的书,说它是著述,亦无不可。

此书作者为张之洞本无问题。前人有说书出缪荃孙手的,传说无凭,不一定可信。缪荃孙自撰《艺风老人年谱》云:“光绪元年,年三十二,八月,执贽张孝达先生门下,命撰《书目答问》四卷。”柳诒征先生撰《书目答问补正序》亦云:“文襄之书,故缪艺风师代撰。”这样明确的提出,此书作者就成了问题了。陈援庵师曾撰《艺风年谱与书目答问》一文,载于一九三六年《图书季刊》,举了好些证据,不同意缪氏代撰之说。

近人不详本末,仍有惑于缪说的。不知缪执贽张门下时,已中举,无所求于学政;且张仅长缪七岁,缪愿意执贽为弟子,一定是当时张的学术文章有可以为师之处。缪氏晚年的学术成就远非张氏晚年能所及,但《书目答问》一书的发凡起例,去取标准,亦非缪氏当日水平所能及。夏孙桐撰《缪艺风行状》云:“撰《书目答问》,始为目录之学。”这句话很可笑,只有先治目录之学,才能撰《书目答问》,那里会有先撰《书目答问》,然后开始治目录之学的道理! 《艺风年谱》自言:“同治七年,始收书为目录之学。”收书治目录学之后六年,做张之洞的一个得力助手,自无问题。缪自撰《半岩厂所见书目序》也说明了这一点:

同治甲戌,南皮师相督四川学,有《书目答问》之编。荃孙时馆吴勤惠公(棠)督署,随同助理。谈次偶及位西先生(邵懿辰)是书,师相推为淹雅闳通,如数家珍,当时惜未传录,否则出诸箧中,按图索骥,数日事耳,不似如今考及两月,尚未惬心贵当也。光绪丙子赴计车,见诸黄再同(国瑾)同年所,大喜捧归,觅人录副。

此序载《艺风堂续集》,半岩厂为邵懿辰室名,此所见书目即后来刊印的《四库简明目录标注》,今中华书局所刊《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》卷首便是缪荃孙此序。序中明言“随同助理”,“随同助理”不等于代撰。序中又言张于编书目时已见邵本,缪尚不知有此书,亦水平不同之一证。为什么缪在《半岩厂所见书目序》里说是随同助理,到做年谱时又说自撰呢?这个容易理解。序撰于一九○八年,张尚健在,年谱作于张死后,未免有掠美之嫌。总之,缪为张的重要助手,应无问题。当时参加工作者尚不止缪一人,如章寿康亦参与其事,见缪所撰《章硕卿传》。至于此书作者,自当归之张之洞。

但《书目答问》毕竟是光绪初年的书,原书脱漏错误,在所难免。学术新著,古籍重刊,层出不穷。时间愈久,愈觉《答总》之不足,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。淮阴范希曾因此撰《书目答问补正》,一人出力,众人得益,,不仅可称《书目答问》的功臣,实在也是对近代学术的一种贡献。

《补正》作者对《书目答问》做了三方面工作:

纠正了《书目答问》原来的错误,其中有书名之误,有作者之误,有卷数之误,有版本之误,甚至有内容之误,凡发现了的,都加以改正。

补原书漏记的版本,也补光绪二年以后补刊的版本。同时,凡《书目答问》所称的“今人”一概补足姓名。

补收一些和原书性质相近的书,绝大部分是后出的书籍,直到一九三〇年止,也都记载作者、卷数、版本,便于学者参考。这方面的工作费力不小。

范氏《补正》既包括《书目答问》全部内容,又为之补正,条理清楚,用功至勤。

可惜范氏早卒,未竟所业。此书之成,虽化了三年时间,究竟一人的力量有限,未免遗漏。书印于一九三一年,蒙文通先生加了一些按语,实是补正之补正。可惜“蒙按”只限于经部,所补书的卷数、版本及刻书年月,亦未一一注明,大概是就原稿随手批注,并未全校一遍。

如果要说范氏《补正》有什么缺点的话,首先,他所用的《书目答问》底本是一个比较早印的原刻本,既不是最初印本(上海蜚英馆石印本是最初印本) ,也没有将《答问》各种版本包括后印本、重刻本细细核对。如王秉恩(亦张之洞门生)光绪五年贵阳刻本《书目答问》,改正原刻二百八十余处,可以说是《书目答问》比较好的一种刻本,这种本子对做《书目答问》补正工作是有帮助的。范氏未见贵阳本,因此,有贵阳本已改正而补正本仍误的,有贵阳本已补版本而补正本仍缺的。至于清末以来像周星诒、叶德辉、伦明诸人批注的《书目答问》,世尚有过录本,可资参考者不在少数。范氏作补正时没有见到,也是可惜的事情。[1]

其次,《答问》后附清代著述家姓名略,这个姓名略原刻颇有人名错误,字号脱落的毛病,范氏不置一词,是不明瞭这个名单的重要性呢?这是时间来不及没有做?这就不知道了。昔年商务印书馆曾排印《书目答问》,竟删去著述家姓名略,那才真是不认识这个名单的价值的人妄删的。

此外《补正》在排印上有一严重缺点,即是将《书目答问》原来各小类的「┗」号全部删去,遂致一大类之中,后世人列前,前代人反在后,使读者茫然不解。这点不是范希曾应负的责任,乃是刊印时不知这个「┗」号的意义,也许是为了排字时插入一个「┗」号有困难,就一删了之了。

自从《书目答问补正》问世以来,至今又已三十余年。原版虽经影印,版亦早绝。初学之人想了解中国古书大概、版本目录常识,苦无其书,重印《答问补正》实有迫切需要。有人认为《补正》成书以后,旧籍重刊和稿本新印的数量不少,特别是解放以后,为了促进学术文化的发展,大量影印和校刊古籍,最好于《补正》之外,续作补正,方无遗憾。这个想法是很对的。但此项工作,亦不简单,要想马上成书更不容易。我们觉得:《书目答问》是旧时代的目录书,《补正》沿其体例不改,是可以的。我们今天再作续补正,则可不必。我们这个时代的新书,方面很多,旧的目录无法包括,今后编写目录书,是不是仍用旧的图书分类法,此其一。新的精校本、足本行世,旧的版本是否需要应有尽有的列入,此其二。有些旧籍在某一时代可能是重要的,到我们这个时代,便不重要,这是估价问题,像《书目答问》于《五里通考》则云“此书最有用”,于《历代帝王年表》则云“此书最简括”,这种评语,都要重新考虑,此其三。这些问题,正是我们需要共同来研究解决的,我们更要积极准备,培养一批人才来编各种各样的带有指导性的书目。这和目前重印《书目答问补正》以适应各方面的需要可以并行不悖。

《补正》有影印本,对原刊本有些改正。此次中华书局重印,即以影印本为底本,只是在各小类的末尾加上「┗」号,此外俱照原本,一切不动。这样处理,我想一定是大家所欢迎的。

柴德赓 一九六二年十一月

[1] 毋笺:江人度《书目答问笺补》,光绪三十年刊印。孔彦培《书目答问索引》,一九四四年中法大学图书馆刊印。